羽狀複葉的奇蹟之樹 (2021-22)

辣木、縮時攝影、生長日記

The Magical Tree with Compound Leaves (2021-22)

Moringa Oleifera, timelapse camera, and growing diary

任何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或樹。

關於 ABOUT

從作曲、電聲、裝置到有機介質,發現所有生命體是承載著不同的電訊號,再到不同表演者的獨特性,身體以及空間感知,是個驚喜的旅程。2021年開始在歌劇院種植小樹苗,從種子發芽茁壯至小樹,陪伴駐館製作,影響著作品。

辣木(Moringa oleifera)又稱為奇蹟之樹,起源於印度及非洲,屬於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

種植的地點選定具有歌劇院建築特色的空間:一個寧靜對外的氣孔,凝視著林立的高樓。兩年期間將於樹木旁放置縮時攝影機,紀錄樹木於兩年駐館期間的成長過程。樹木會隨著時間流動茁壯,過程中的照護、換盆土、外面高樓的變化,或任何與樹木的互動都將被記錄。

 

反思 REFLECTION

 
 

喜悅

一個生命的誕生具有喜悅的能量:看到幼苗出土,看到新生兒,那種喜悅不是短暫的,而是伴隨著生命成長。

意外

生命生長過程是充滿著意外與不確定。並非每個種子都能順利出土,順利出土的種子也不會全部一帆風順地成長成大樹。

植物的感知

樹苗感應的到壓力嗎?攝影機鏡頭對著的苗似乎長得不太好,枝幹糾結扭曲,不時有枯葉;沒有攝影機對著的樹苗,既使生長於內部陽光較缺乏處,卻長得一派輕鬆。很多研究指出植物是有感知的,對於一般人類而言也許難以想像,但從植物狀態不難發現他們不時都在透露著訊息。

萬物的溝通

從種植、觀察至嘗試研究植物,體會與萬物溝通的狀態。作為不同的生命體,我們很難完全互相理解;但我們可以聆聽、認識、欣賞不同的生命體。透過觀察小樹,讓我覺察到萬物皆有感知,只是需要打開意識去聆聽。人類過於忙碌於自我,常常忽略周遭萬物的訊息,其實植物或許多生物跟我們一樣對環境有感知,有喜怒哀樂。

土地、生死

塵歸塵,土歸土。人死後還是人嗎?是否如植物歸塵土化為有機質的一部分。各個生命皆有靈魂,我們出生、入土,皆為一也唯一。

路上的樹

以前覺得所有路上看的到的植物都是景觀裝飾,從未想過他們是有生命且有感知。改變心態後會重新看待周遭的事物,並且發現這些看似不會移動的生命體對一個區域的環境氛圍影響很大。看著舊社區的老樹,似乎可以從他的根系和枝脈感受到歷史的痕跡。

人類與自然

讀古文觀止時非常喜歡龔自珍的《病梅館記》,雖然內容借文人雅士對扭曲植物的喜好,多為諷刺當局政治,然而這樣的情形不管套用在任何時、地、物都存在著。無論是觀賞植物或飼養動物,人類總喜歡將這些生命變成自己喜好的樣子,不尊重自然法則或生命本體。自然的反撲,不只氣候變化、能源短缺...等問題,人類都該好好思考與其他生命體的關係與平衡,以及這些生命體給予的訊息。


  • 驚覺植物的生長狀態與人類的相似處

不同植物就如不同性格/體質的人,需要不一樣的環境:光照、水量、空氣、養份。有些光照要多,有些水量要少,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喜好,就連同母體生出來的種子生長狀態也各有差異。

有些植物很隨和,不管到哪適應力都很強,不會稍微換個位置就落葉或垂頭喪氣。但那些垂頭喪氣的植物,通常好好調整光照、水量、通風,也就沒事了。

新陳代謝的機能,也跟人類很像。生病、枯了的葉子,剪去才會長出健康、新的葉子。就如抽血的好處吧。

不要過度關注。物質上,過度的澆水或施肥都有可能會餵死它,可能有點像現代人吃太好,身體會出一堆病。精神上,知道適合它的光照、水量後就不要去管它,越少關注長得反而好。

植物比起某些生物,還稱得上是”群居”的生命,至少在原始的大自然是如此。兩株總比一株長得好,就算不同種類,都好像多個伴或競爭對象就能激勵成長速度。埋兩顆種子的發芽速度好像種比一顆來得快。然而,有限的空間也容不了過多的生長,粥多僧少到最後大家一起垂頭喪氣。需要分盆、換盆、裁剪,才能慢慢找回平衡。啊,這不就像整個大環境的狀態嘛。

盆栽決定生長空間,樹苗到最後如果要長大總要野放。自然法則真的透露好多訊息啊。

P.S. 小苗成長過程好像在唱著搖勒搖勒。


  • 植物生長歷程給予的啟發

雖然才短短兩個月,小苗給我的訊息已經超出預期。不管在創作內容,或與其他事物的連結,一切就如葉脈相連。

過去幾年對於個體獨特性的研究,育苗過程發現植物的多樣性與人類相似:無論是人或任何自然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樹。

而觀察植株成長的狀態,從葉片到土壤等狀況,讓我學著去了解植物或週遭事物釋放的訊息。因為小苗我開始試著研究植物溝通、土壤、空氣等媒材,發現原來萬物的溝通是息息相關的。

  • 植物的生長是逆地心引力(antigravity, levity)的,土壤以下由根紮地,以上植株受陽光與空氣引導

  • 植物是持續移動的,只是移動的速度比人類慢

  • 從與植物的溝通,到與人的溝通

影響植物生長除了陽光、空氣、水之外,還有土壤。土壤直接影響了根系生長的循環,我對小苗犯了一個初學者的錯誤:沒使用小型育苗盆。這問題不是像穿上了太大號的衣服而已,而是給他一個超過他負荷的循環系統。育苗用小盆,大樹歸於地:小盆的環境小,水與營養的循環會比大盆快。小苗目前在強烈的期盼中挺過來了,堅強持續生長中。

此外,空氣的品質與光照情形都會影響生長狀態。植物之間是存在著互相影響,如土壤的連接(地)、呼吸的連接(光、空氣)。

某些層面而言,植物是比人類更容易連結溝通,因為他們對環境的訊息接收是開放的,反饋也是直接的。而人在成長過程中,有時會忘了如何呼吸,如何接收訊息,如何聆聽他人。

回到人之間的溝通,例如價值觀,有如隱形的容器,很容易形成人之間的隔閡。不同的文化、種族、世代...等,價值觀自然有異。無意識將自己的價值觀加諸於他人,在亞洲社會時常發生。我持續學習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加諸於他人,尤其於教學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與任何人相處都該互相尊重,像株開放的植物。

植物所需的生存要素跟人類其實也是相通的,食物由大地供給,五感需要有光與空氣才有作用:例如無光無視覺、無空氣無聽覺與嗅覺。而觸覺與味覺是主動的兩個感官,跟大地有強烈的連結。

  • 植物溝通可以是整片大地,也可以是植株個體。

  • 育苗用小盆,大樹歸於地:小盆的環境小,水與營養的循環會比大盆快

  • 植物的步調比人類慢很多,但是持續動作(move)的。

  • 植物比人類更容易與萬物連結,準確來說並非人類較駑鈍,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過度專注於自我。

  • 感官敏銳度,對萬物的感知是開放的,然而成長過程中不斷限縮。

  • 過往對植物感知的研究與電子儀器有很強烈的關聯,我也意外的從電子音樂涉略到生命體的研究。例如60年代Cleve Backster意外發現由測謊機發現植物的智慧感知(primary perception)

https://youtu.be/bYm_YWN8JSo

而影響接著一連串生理訊號感測(ECG, EKG)與植物溝通等研究,皆指出植物有著超感官知覺(ESP),或稱第六感。

日記 DIARY

11/30/2020

種樹計劃一開始並不在歌劇院駐館計劃內,是某日與老友阿德爬山時興起的念頭。選擇辣木也是個緣份。某日整理書櫃時,翻到2014年在倫敦看展的資料,是John Newling的<奇蹟之樹>展覽海報:從15-17年一直貼在我住處房門口的照片,心中就覺得非辣木不可了。

場勘育苗地點時,晃了不少歌劇院的點。公共區域怕被大眾損壞,否則就是電源供應不方便。最後看到辦公處的深處平台,彷如歌劇院的氣孔,二話不說就決定是那了。這陽臺還有一般插座,好奇伊東豐雄當初設計時是如何定位這空間。

1/1/2021

小苗入住日。位於歌劇院5樓的獨立洞口,看似與世隔絕,然而由於其洞穴結構與有機的型體,

匯集折射了洞口外的聲響。看似隔絕寧靜,卻不斷接收歌劇院正門口廣場的人事物聲景。

 1/28

最靠近1/1發芽的小苗一號,開葉的過程似乎特別糾結。葉片要開不開,開了又捲又枯,似乎感受的到攝影機24小時對著它,壓力大到胳臂張不開。相對的,旁邊備案的小苗二號,長得比任何一株兄弟姐妹都來得好。

2/2

小苗一號精神不太好,幫它施了肥,今天枯捲的葉子上又冒了翠綠的新葉。

(鳥兒喜歡棲息的地方)

2/10

今天檢查小苗們的狀態才發現黑翅蕈蚋肆虐,小苗一號盆內的幼蟲量很高,發現它的根幾乎都被幼蟲吃掉了。幼兒型態的生命真的需要更細心照料。

小苗二號繼位,把充滿蟲的小苗一號盆土與二號隔離,並噴灑碳酸氫鉀殺菌。

檢查1/1-2/10期間的錄影:

有一隻麻雀特別喜歡在畫面右側的玻璃罩緣上休息。

從影片中可以觀察到每天對面住戶亮燈的狀態,其中有三戶明顯幾乎不熄燈。

清潔阿姨打掃這平台的頻率是每週一次,四處都會掃過拖過,玻璃也擦得很用心。

有兩天月亮很低,畫面拍得到月出,從左側出現。

2/19

擔心小苗二號繼位後的狀態,一開工就去確認。雖然看起來精神不佳,但上層的葉片還有持續生長。

設立了粘蚊板,土壤目前保持乾燥。二號目前根系看起還健全,雖然盆外還有黑翅蕈蚋飛行,但盆內看起來沒有什麼幼蟲。

怕光照不足,也增設了植物生長燈。

3/3

小苗似乎精神有好轉些,但下緣的葉片枯黃。一段時間沒澆水還是有不少小黑蚊,土壤增加矽藻土殺菌。

3/5

小苗長高不少,雖然下層葉片枯萎,但上層的新葉有持續生長。

黑蚊雖然減少了,但還是存在,噴灑辣椒水希望能有效消除。

施了少量的液態肥,希望小苗能更有精神。

效仿Plantasia,從我過去的作品中挑出想給小苗聽的音樂,希望小苗不嫌棄。

3/16

發現似乎有小鳥吃小苗,小苗的葉片被吃掉一半,看起來剩半條命,希望下面的根系健全,他能撐下來…

小苗離奇缺葉事件,詢問身邊朋友得到的解釋有:
植物派:應該是小苗壓力過大或缺水造成落葉。
疑點- 落葉的葉片狀態都不錯,位置與方式不合理。另外落葉只發生在白天。

鳥派:應該是被鳥吃了吧,或是築巢啄葉子。
疑點- 葉片消失的位置與數量不合理。

風派:應該是那幾天風大造成落葉。
疑點- 落葉的部位不自然。

(稻草人、音箱與新夥伴。)

腹黑派:連樹苗都有人要費心虐待。
疑點- 用這麼費工的方式拔葉子,還要前後在攝影機前拔5次不合理。

3/21

增設稻草人,希望可以驅趕小鳥。帶了兩株出土不到1週的辣木(三號、四號)小苗給二號作伴。

3/27

歌劇院臉書發布小苗缺葉影片

4/2

了解黑翅蕈蚋與植物的平衡。

回頭觀察小苗的狀態,在黑翅蕈蚋肆虐時期雖然讓人擔心爛根被幼蟲吃,但小苗反而在那時期生長得不錯;反觀小黑蚊撲滅後小苗卻開始消沉、掉葉。也許這些生物生長皆有他們之間的平衡,我能做的只有觀察與從旁協助。

4/5

春天氣候開始變暖,小苗連假期間復活快速生長。

4/ 9

春寒料峭,溫度再度下降。將小苗位置整個往外移,為了有更多的光照。

4/15

雙株加入後小苗成長速度倍增,深深感受到研究指出植物為群體生物(social being)的實證。

5/11

小苗的高度與根系都成長到一定程度了,進行換盆工作。換盆時發現雙株盆內有隻金龜,後來回播影片發現金龜吃兩盆辣木吃的很開心。

歷經忽冷忽熱的春天,苗株不穩定掉葉,在氣溫開始升高後的4月開始穩定茂密生長。

  • 看研究指出植物是群體生物(social being),3/21幫小苗增加了兩株辣木室友後,明顯感受到二世開始復甦。三株苗彷彿溝通好高度,雖然出土日期各不同,卻維持著差不多高度。分開的植株到最後也都會葉片交織一塊,納悶著他們是否會影響彼此生長空間,但就算換盆隔開一段距離,過一段時間後又會看到他們葉片迅速生長纏繞在一起。

  • 5/11進行換盆,部分葉片出現坑洞,這次有清楚拍到兇手,是隻吃粗飽的金龜,兩盆三株滿滿辣木葉任他啃。抓到後流放到隔壁陽台,不知道會不會再飛回來。

  • 換盆後接著是疫情爆發與進入三級警戒,在這段期間氣溫升高,小苗也長得更快更茂密,光5月下半兩週就成長了兩倍高,一換盆馬上又長到快換盆了。辣木葉片生長的速度快到彷彿在喊著”吃我吃我”,可以拔下來收成了。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期間,似乎不少植物反而生長得好,蔬果收成好,花也開得多。

 謝謝歌劇院窗口采臻持續回報小苗狀況,替遠方的我照料他們。

7/16

疫情爆發後事隔幾乎2個月再來看小苗,這段期間生長速度之快看到本體才感受的到那震撼。

5月才換盆現在看起來又該換盆了,只是目前買不到合適的,只能先委屈他們長慢點了。

修剪了枝條,雙株也進行了分盆。

10/15

樹苗已超過2公尺高一段時間了,今天進行第二次換盆,這次換了特大號花盆。接下來進入秋季後生長速度也許不會再像夏季如此迅速,換盆也希望能給根系足夠的生長空間。

10/25

換盆後穩定生長。

11/13

樹苗出現大量枯葉,應該是生病了,但最近工作繁忙還無法過去探望。

11/19

今天進行了補土、增加緩施肥、大幅度修剪枯枝。枯枝觀察是葉蹣造成,把病枝盡量都剷除,希望接下來能重新成長新枝葉。

12/1

最近天冷,樹苗狀態看起來不太好,尤其二世修剪後枯枝狀態似乎沒改善...

1/11

一開始狀態比較差的二號在修剪後似乎好轉多出了不少新葉,反觀三、四狀態不好

或許是冬天來自熱帶的辣木正在冬眠...

2/7
新芽似乎長得不是很順,攝影機拍攝的兩株都有葉蹣病害,內側較照不到陽光的那株反而葉片長得比較茂密。

3/3
狠心將所有受葉蹣影響的枝幹剪掉,希望沒葉片的狀態下也能長出新芽。

3/12
施了肥,希望能幫助新芽順利成長。

3/23
砍掉的枝幹順利長出許多新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