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鄭伊里,一個創作音樂的人,很開心你能來到這個空間跟我的作品互動。這個作品的音樂呈現方式比較特別,希望大家可以跟著展覽指示與每個由海廢製成的音響互動。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海飄球音響的靈感來源。
馬祖的海岸除了豐富的海洋生物外,還有許多來自對岸的垃圾。在馬祖海灘的生物探索之旅時常變成了海廢搜集,廢棄的漁網、鐵絲、金屬,因佈滿了海藻與海草,多次我將海廢誤認為生物,甚至有時以為撿到特殊的石頭,結果一剖開竟是廢鐵。看著海岸美景與永無止盡的垃圾,令人感慨。馬祖時常有淨灘活動,但人類清理垃圾的速度遠不及製造垃圾。此外,在居民家中也可發現不少海廢再利用的巧思,最受歡迎無疑是實用的桶子、籃子;再來就一些堅固的電纜、漁網用於固定各類工具。在藝術游擊馬祖駐村期間,意外地發現海廢中的大型浮漂球結合單體喇叭有著出乎意料的擴聲狀態,媲美家庭劇院音響,因此開始運用隨手可得的海廢而創作出此作品。附帶一提,現場大家看到的海廢音響,都是居民撿來在工作坊一同DIY完成的。
大浦客廳本來就是老屋客廳,所以我順應了這個空間把它改造成家庭音響空間。好的,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要怎麼參與這個控制客廳音響的遊戲。
場內有四個海飄球音響需要觀眾去驅動它們,而所有的音響播放都是透過手機藍牙掃描QR CODE網頁來操作。音響有紅色兩個、藍色兩個來呈現音樂內容。紅色兩個音響共用一個QR CODE,藍色音響各有一個QR CODE。
理想狀態下,作品最好有三位觀眾一起參與,分別掃描三個QR CODE來播放音樂,每個QR Code的謎題不同,但答案重複,可以一起討論破解。再來,音樂播放時間可以有落差沒關係。如果遇到真的沒有其他觀眾在場的話,可以請展場人員協助讓其它音響由展覽體驗的手機驅動。
但由於手機藍牙連結海飄球音響只能一對一對,才需要多位觀眾或多台手機來一起控制場內的四個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