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系列 Touch series

從2014年我開始把Cymatics的現象應用至表演中,在阿姆斯特丹學習期間弄壞了無數學校的喇叭與擴大器元件,2016年才終於把以水為素材的裝置在Darmstadt實踐,17年受合作的樂團We Spoke邀請完成作品。18年改成三重奏編制投新人新視野專案,雖入選但最終未獲補助。今年也將17年版tape的部份改編成裝置的形式於ICMC 2018展出。

因為這整個作品是自己從零建構,包辦了硬體、軟體、製譜、統籌、執行,只有我深知這個作品的發展可能性,其實可能性是多到必須要做適當的選擇 。起初覺得沒拿到補助是件令人傷心的結果,後來才發現這段時間所接受的批判和考驗,是在引導我走向更成熟的創作之路。現在是該回顧一下過程和檢討作品。

Darmstadt 2016的雛型,四重奏版本:

此時還在嘗試的階段,用當地買的素材和從阿姆斯特丹音樂院搬來的喇叭們測試,選擇出一些能與水結合的演奏方式,與軟體效果。當時的樂譜還是文字描述版,方便四位演奏者對上時間點並給予詮釋的空間。

每個演奏者各有一個裝置為樂器,如下圖所示。此裝置構成的材料有:一個裝著水的大型的透明水盆,放置於一個低音喇叭(speaker)上。而水盆上貼附著接觸式麥克風(contact microphone),當演奏奏者觸碰水或水盆,麥克風會將接收到的聲音經過電腦軟體即時的操作,產生即時互動音樂(live electronics),並且聲音部分會影響盆中水的波紋變化及跳動.而即時聲音輸出的部分則有四個裝置上的喇叭,以及現場空間的立體聲喇叭。裝置上的喇叭為輸出麥克風所接收的聲音,意即直接擴大原本演奏者碰觸時發生的聲音,未增添電子音樂效果.而現場空間的喇叭,則是經過電腦軟體產生設計好的即時互動聲音效果。

整個作品的聲音配置設計如下: 四個裝置上的喇叭為output 1-4,麥克風為input 1-4.而output 5和6為現場聲音輸出系統.基本上所有麥克風接收的聲音(input)都會經過錄音卡和電腦去控制每個輸出點(output)的效果. 此外,由於每個裝置各有麥克風以及喇叭,他們可以形成一個回授(feedback)的效果,所以在電腦軟體中也增對這四個裝置的回授可能性,設計了特殊的接收和輸出的迴路如下:

輸入頻道1(input1)訊號,輸出至輸出頻道3(output3)

input2訊號,輸出至output4

input3訊號,輸出至output1

input4訊號,輸出至output2

然而音樂演奏的內容則規劃成1和4為一對,2和3為一對,為了構成了表演時視覺上對稱的狀態。明確地來說,打擊演奏者三號裝置上的喇叭,影響一號水盆的反應,是接收了打擊演奏者一號所製造的聲響,而一號演奏者的裝置則接收了三號所製造的聲響。四號演奏者的水盆變化受二號演奏者的演奏影響,而二號則受四號影響.因此,聲音回授(feedback)的狀態一和三為一個封閉的迴路,二和四為一組。此外,現場的聲音輸出效果,為所有麥克風接收的聲音,經過個別的效果處理,產生的即時電子音樂。

完整的版本2017年由We Spoke於瑞士洛桑演出:

對我而言這還稱不上完成的作品,只是將所有可能的素材一起放進一首曲子,但發展的部分還需要投入更多時間。

2018年初籌畫的三重奏版本:

在一個空間,三個人、水、聲波的能量,竄流著。三人的關係,是獨奏,或是二重奏? 由手的動作代為言語,碰觸水與影子,是互相對話著,或是喃喃自語? 聲音與影像的波動,訴說著這段對話,是細膩地、溫柔地如流水,或是奔放地、猛烈地如洪水?水能怎樣被演奏?當手觸碰到水,水的反應與手的觸感會激發出怎樣的聲響? 水的波動又會去如何影響視覺與聽覺的感受?此作由建構於舞台上的三個可被演奏的聲音裝置,藉由手碰觸水,去探討三位演奏者互動與對話之可能性。

作品的核心為探討「相同中的不同」:每個人都有著相似的身體結構,然而三位同有十根手指頭的演奏者,在單純的”觸”這件行為上,即可感受出彼此間抽象語言的差異。

全曲以抽象的音樂語言建構,由肢體驅動聲音,給予更多語言的想像空間。共六個段落,呈現為每段的雛型,時間與素材較濃縮,尚未發展完成。

第一段:獨奏,演奏者與水,獨白。

過門:二重奏加入,承接獨奏最後的素材。接著獨奏消逝,二重奏,承接。

第二段:二重奏,互相對話,衝突。

過門:獨奏者插入對話,緩解。

第三段:回到最初的素材,觸水。

結尾:水盆記憶回朔先前的對話,釋放。


註:結尾的水盆的聲音來源為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錄音,以時間軸反向模式播放回去,即為第一段與第二段皆回到最初的狀態。

其實三重奏的版本與四重奏有滿大的差異,我有意地拿掉大部分的即時效果,除了希望多點自然的聲音外,也希望演奏的細節不要被過多的效果蓋掉。這個決定勢必有好有壞,每個人對表演的看法都有些差異。但是同時我也意識到細節如果要更明顯地被呈現,我必須要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演奏手勢對應的聲音細節反應、水與演奏者的互動、演奏者之間的互動、觀眾的位置、音場的設計、燈光視覺設計...等,還太多太多地方需要思考與改進。

另外,這個作品檯面下的裝設很耗時,每次排練光耗費在把裝置和線材連接起來就好多個小時。因為無法常駐在一個場所排練,造成我花費過多的時間在硬體與軟體上,無法完全專注在音樂上。目前沒有經費繼續將三重奏的版本完成,但是反觀我想先發展獨奏的版本,把硬體做到極為穩定不須花費裝台時間的狀態,再回頭將重奏的版本做好。

單呈現裝置:

在創作過程中就發現這裝置某些層面需要用展覽的方式呈現,例如這些細微的水影,在表演狀態時觀眾很難近距離觀察。而且光裝置模式就有很多聲音與影像的細節可以發展。

2017年測試版:

2018年於ICMC展出的二重奏版本:

獨奏版本:

結合手勢聲音辨識,希望能達到不同演奏方式/ 水聲驅動不一樣的音色,讓這個裝置更像一個樂器。(持續努力中)